呼吸机产能受限,核心零部件多在“重灾区”
口罩之后,呼吸机无疑是最为紧缺的抗疫设备。在新冠病毒的重灾区,呼吸机的数量直接决定了死亡率的高低,有些医院甚至要求医生挑选病人上呼吸机,放弃挽救希望不大的患者。呼吸机的价格也水涨船高,只要有货,价格已经不是问题,平时几万元的呼吸机,现在能卖到几十万元。但关键的问题是厂家根本没有那么大的产能,呼吸的生产比口罩要复杂得多。
目前很多知名的高科技企业都准备转产呼吸机,包括美国通用汽车、英国罗罗航空发动机、戴森、特斯拉,但呼吸机属于高端精密的医疗器械,即使拿到现成的图纸,生产出合格的呼吸机也非易事。目前全球呼吸机制造商主要来自发达国家,包括瑞思迈、飞利浦等。根据媒体公开的数据,中国国内生产呼吸机的企业约50多家,产能占全球的20%,即使企业24小时运转也满足不了国外的需求。一些知名医疗企业的呼吸机订单已经排到6月份之后。
呼吸机属于高端医疗器械,质量标准要求高。呼吸机出现质量问题,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,对于完全不能自主呼吸的病患来说,呼吸机替代了外呼吸系统,出现故障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。
呼吸机主要包括供气部分、呼气部分、控制部分、监测与存储部分、湿化雾化部分,其中提供动力的风机、监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、监测流量的流量传感器、控制流量的比例阀、调节压力的调压阀等都属于高精尖零部件,主要供应商都在美国、瑞士、英国、德国、意大利等国,国内没有可以替代的产品。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重灾区。一方面本国产能增大,出口的零部件数量就有限,另外疫情也影响了物流,所以国内的呼吸机产能增长的掣肘比口罩大得多。
呼吸机上采用的传感器和阀,虽然原理结构并不复杂,但国内的产品尚无法替代,主要是呼吸机对精度和灵敏度要求太高。如果传感器和阀的灵敏度不够,使用中会导致呼吸机拮抗,威胁患者的生命。
这些小小的传感器和阀也具有众多的专利,比如瑞士Sensirion在传感器领域具有700多件专利。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,一些国家可能会对呼吸机的关键零部件出口进行限制,以优先满足本国的生产。这样就会对中国的呼吸机产能产生重大影响,企业要提前做好准备。
欢迎加笔者微信patentlight交流专利问题。